得了痈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痈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周

治愈率:9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痈西医治疗

(一)治疗

1.患部制动:防止炎症扩散,减轻疼痛,唇痈病人可取头高卧位休息,给予流质饮食,减少说话,严禁挤压。

2.早期应用抗生素:尽早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制止脓毒血症的发生,其原则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联合用药,剂量充足,疗程充分,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佳,在药敏试验结果未出之前,可根据脓液涂片和革兰染色结果选用抗生素,通常可首选青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

3.局部处理

(1)物理疗法:短波紫外线外局部照射,可控制感染扩散,促进炎症吸收,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2)药物涂布: 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或0.5%碘伏湿敷;有少数脓点时可用鱼石脂软膏,金黄散敷贴,促进炎症局限,脓肿成熟。

(3)及时取栓:痈的病变范围较大,当有多个脓栓破溃时,病灶内坚韧的纤维间隔会妨碍坏死组织的彻底分离和脓液引流,故应及时取出表面脓栓和坏死组织,再用75%乙醇和石炭酸液及生理盐水清洗,以小凡士林纱布条引流,逐日换药,不久可以痊愈。

(4)切开引流:当脓肿成熟,表面呈紫褐色或有破溃流脓时,应在麻醉下作切开引流,切开应做“十”字形或“ ”字形切口,长度超出病变范围,深度需达筋膜或筋膜下,切开所有的纤维间隔,清除所有坏死组织,使伤口形成一个大的腔隙,从而形成通畅的引流环境,伤口内可用过氧化氢或优锁溶液湿敷,堵塞生理盐水纱条,以干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清洁,健康肉芽组织生长后再行植皮,促进伤口愈合。

唇痈切开引流,不宜做广泛切除,以免影响容貌美观。

4.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处理;疼痛剧烈,情绪烦躁不安者可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物。

5.支持治疗:宜进食易消化,高能量的流质饮食或软食,每天补充维生素C2~3g,重症者可吸氧,输注新鲜血或血浆,复合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6.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治疗

(1)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浓度若不能有效控制,则感染常难以治愈,对此类病人在治疗局部软组织感染的同时,必须同时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目前临床上有局部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而获得成功的报告,其方法是:行常规换药后,根据创面的大小,抽取胰岛素10~16U滴入病灶内,空气中室温下待其自然干燥,然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固定,隔日1次,此治疗的机制在于,感染病灶内局部应用胰岛素有可能改善局部组织对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的利用,使局部降低的pH值回升,从而加速组织的修复功能,增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同时胰岛素还可促进局部氨基酸进入细胞内,加速蛋白质合成,促进愈合,临床应用表明本法对胰岛素全身用量并无加强作用。

(2)中毒性心肌炎:症状表现为高热,心慌,胸闷,心律加快,频发室性早搏等,在积极治疗感染灶的同时,病人应卧床休息,吸氧,可给予极化液以减轻毒素对心肌的损害,室性早搏者给予利多卡因5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入,1次/d。

(3)败血症:治疗包括积极控制局部感染灶,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补充营养和维生素,可多次少量输注新鲜血液,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必要时适当应用激素,有休克症状者应按中毒性休克处理。

7.中医治疗 初起时,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或普济消毒饮;进展期应辨证处方,选用:清热解毒的黄连,黄芩,金银花,地丁等;祛风的防风,荆芥等;托毒的皂刺,山甲等;调养气血的黄芪,当归,生地,丹参等。

(二)预后

及早,联合,大剂量的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正确处理局部感染病灶,一般预后良好,症状严重者,继发败血症,可有意识不清,虚脱,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痈中医治疗

1.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处方:肩井、委中、阿是穴、骑竹马灸穴。

3.方义:肩井是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之处,又位于肩,可宣火毒达阳邪,是治背痈之验穴,为历代医家所推重;委中刺络以清泄血中之热毒;阿是穴艾灸之,消散郁结之气血,如张景岳所云:“痈疽为患,无非血气壅滞,留结不行之所致……非藉火力不能速也”(《景岳全书·外科钤》)。骑竹马灸穴,创自宋代,系治痈疽之大效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治法:委中刺去毒血,阿是穴隔蒜灸,如病变面积较大,以艾卷回旋法灸之,要求同“疔疮”;肩井针刺不宜过深,避免造成气胸,施泻法。骑竹马灸法:令病人骑坐于竹杠之上(竹杠可搁于两凳上,并予固定),两足微点地,从患者尾骶骨尖向上沿督脉截取本人腕内侧横纹中点至中指尖(不包括指甲长度)之长度,标上记号,再由此点向两侧各旁开一同身寸,即为灸穴,施以灸法,一般着肤灸7~10壮,如为隔物灸,壮数须增多。

5.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发背:……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

《神应经·疮毒门》:“痈疽发背:肩井、委中。又以蒜片贴疮上灸之,如不疼,灸至疼;如疼,灸至不疼,愈多愈好”。

《类经图翼·卷十一》:“发背:心俞、委阳、骑竹马穴。左右搭手,加会阳”。

 

《针灸大成·卷九》:“发背痈疽:肩井、委中、天应、骑竹马”。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