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胆管炎性狭窄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胆管炎性狭窄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胆管炎性狭窄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无胆管手术史。

(2)无胆总管结石病:狭窄性胆管炎检查史。

(3)胆管壁增厚和硬化,并出现进行性梗阻性黄疸。

(4)长期随访排除胆管癌。

(5)无先天性胆管异常。

(6)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诊断的特点

(1)年轻男性。

(2)胆道狭窄性肝病。

(3)起病缓慢。

(4)胆管造影显示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狭窄,不规则和“球形”征象。

(5)肝组织学检查显示胆管周围纤维化、炎症及可见的胆汁淤积。

(6)与炎性肠病,尤其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7)与HLA、AI-B8-DR3 相关。

(8)有发生胆管癌的高度危险。

诊断标准

(1)具有特征的异常胆道造影征象(节段性或广泛性的胆道改变)。

(2)异常的临床、生化学和肝脏组织学发现(虽常为非特异性的)。

(3)排除以下情况:①胆道钙化(除外处于静止期的情况)。②胆道手术(不含单纯胆囊切除术)。③先天性胆道异常。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的胆道病变。⑤缺血性狭窄。⑥胆道肿瘤。⑦暴露于具有刺激性化学物质之下(如福尔马林)。⑧其他肝病(如原发性胆管硬化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鉴别诊断

慢性活动性肝炎:

早先曾有将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报道。主要原因是在这些患者的组织学检查中发现碎片状坏死,这一现象现被认为一个特征。依靠胆道造影可以解决两者鉴别诊断,

狭窄性胆管炎鉴别的困难。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多有急性肝炎病程,常有肝炎接触史,或输血、注射污染等,发病年龄较轻,一般在发病2~3 周后黄疸逐渐消退,血清ALT 明显升高而GGT 与ALP 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等特点,可资鉴别。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该病多有胆管疾病反复发作史或胆管手术史,胆管的炎性狭窄多为环状,狭窄部位短,胆管黏膜上皮损伤明显,可有糜烂、溃疡和肉芽肿形成,常伴有结石。

原发性胆管炎:

少数病例发病前仅为肝内的或肝外的胆管,当仅有肝内胆管病变时,则应注意与原发性胆管炎相鉴别。原发性胆管炎是一种多发于年轻女性的疾病,组织学上表现为非化脓性胆管炎,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抗体,在肝外胆管不发生病变。

原发性胆管癌:

该病发病年龄通常在40~50 岁,常有体重减轻或消瘦,手术探查及组织学检查可以确诊。对于节段性或弥漫性胆管狭窄的病例,由于胆道的广泛狭窄及胆管树的广泛纤维化,将其与胆管癌区别开来较为困难,尤其是当肝内胆管未被侵及时,肝内胆管广泛性扩张更常见于胆管癌而不常见。但有肝外胆管狭窄者,一定要考虑胆管癌的可能,必要时可行细胞学或活检以排除胆管癌。值得注意的是因具有恶变倾向性,无论在初诊或随访时,都应考虑到恶变的可能性。黄疸突然加重,胆道造影显示胆道或胆道节段性明显扩张,出现息肉样包块,且直径≥1.0cm,进行性狭窄或扩张等,则应考虑已发生胆管癌。此时采用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19-9)和胆道细胞学检查,磁共振胆道造影和ECT 等方法,对确定诊断可取令人振奋的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该病发病年龄以20~40 岁多见,病程徐缓,黄疸有波动,伴肝脾大,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诊断、鉴别诊断上较少困难。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