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 space)位于咽腔侧方的咽上缩肌与翼内肌和腮腺深叶之间,前为翼下颌韧带及颌下腺上缘;后为椎前筋膜,间隙呈倒立锥体形,底在上为颅底的颞骨和蝶骨,尖向下止于舌骨,由茎突及附着其上诸肌将该间隙分为前后两部,前部称咽旁前间隙,后部为咽旁后间隙,前间隙小,其中有咽升动,静脉及淋巴,蜂窝组织,后间隙大,有出入颅底的颈内动,静脉,第9~12对脑神经及颈深上淋巴结等,咽旁间隙与翼颌,颞下,舌下,颌下及咽后诸间隙相通;血管神经束上通颅内,下连纵隔,可成为感染蔓延的途径。
(一)发病原因
咽部,扁桃体及牙龈等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或经血液循环,或经淋巴途径进入咽旁间隙而致化脓性感染。
(二)发病机制
主要感染途径有:
1.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直接侵袭 如下颌智齿冠周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其他如颈椎,乳突,颞骨乳突或岩部的急性感染也可引起。
2.邻近组织脓肿的直接蔓延或穿破 如位于后,下方的扁桃体周脓肿,咽后脓肿,腮腺脓肿,磨牙区脓肿,贝佐尔德脓肿等。
3.咽或口腔手术时操作不当 如扁桃体切除术或拔牙时,注射麻醉剂时将致病菌直接带入咽旁间隙;施行扁桃体周脓肿切开排脓时,误将咽上缩肌穿破,致使脓液进入。
4.损伤 器械或异物损伤咽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