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伴周围神经病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伴周围神经病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伴周围神经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免疫球蛋白病,副蛋白血症及血内蛋白异常症,此组疾病也被称为浆细胞病,是一组肿瘤性或具有肿瘤倾向性的疾病,由源自免疫B细胞系的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免疫球蛋白而引起。

周围神经髓鞘由多种糖脂和糖蛋白构成,其中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s)和髓鞘相关蛋白(myelin sheath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被认为是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的相关抗原。

鞘糖脂包括神经节苷脂(GM)和硫酸糖苷脂,前者根据所含唾液酸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GM1,GM2,GD1a,GD1b,GT1B,GQ1b和LM1,后者包括脑硫脂和SGPG(sultate-3-glucuronyl paragloboside),其中SGPG与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关系最为密切,由于不同抗原的空间分布不同,各自介导的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也不相同,如GM1主要分布在运动神经的髓鞘上,由它介导的周围神经病为单纯运动神经病,GD1b主要分布在感觉神经的髓鞘上,因而介导产生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MAG是神经髓鞘上的一种较小的糖蛋白,集中分布在轴周施万细胞膜和髓鞘的结旁襻上,是连接轴突和施万细胞的黏附分子,它含5个类免疫球蛋白区和一个碳水抗原决定簇,该抗原决定簇可以与HNK-1黏附分子发生反应。

(二)发病机制

单克隆丙球病合并周围神经病的重要病理机制是M蛋白中含有多种直接作用于髓鞘和轴突膜的抗体,如MAG抗体能插入排列紧密的髓鞘板层结构中,并与MAG结合,从而破坏髓鞘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导致产生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免疫组化研究已经发现周围神经上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动物实验也证实应用MAG,GM和SGPG免疫动物或应用病人的血清被动转移均可成功建立脱髓鞘神经病的动物模型。

腓肠神经活检可见节段性脱髓鞘或轴突变性,有时可见施万细胞增生形成洋葱头样结构,少数病例有单核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可发现髓鞘边缘部有IgM-κ链沉积。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