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淋球菌性腹膜炎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淋球菌性腹膜炎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淋球菌性腹膜炎病因

继发感染(65%):

淋球菌性腹膜炎多继发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淋球菌感染,如急性盆腔腹膜炎,大多数继发急性淋球菌性输卵管炎,输卵管渗出物经伞端流入腹腔,引起局限性盆腔的炎症。急件原发性淋菌件腹膜炎,是由阴道淋菌播散引起;急性弥散性腹膜炎,则由于输卵管淋球菌积脓,卵巢淋球菌脓肿或盆腔淋球菌脓肿破裂而引起。

原发感染(35%):

淋球菌性腹膜炎的病原体为淋病双球菌,系1879年奈瑟氏所发现,故又名奈瑟淋病双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呈卵圆形或肾形,成对排列,其大小0.6~0.8µm,一股存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胞浆内,革兰染色阴性。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可在3%~10%CO2条件下用巧克力血液琼脂培养基或含有万古霉素,黏菌素及制霉菌素的Thayer-Martln培养基方能生长。

发病机制

人类是淋球菌的惟一天然宿主,主要侵袭黏膜组织,并引起局部炎症性反应:广泛充血,水肿,浆液性渗出,继而化脓,结缔组织增生。

淋球菌感染机体涉及不同的阶段,包括黏附,侵入,细胞内生存及诱导宿主反应等,体外组织及器官培养研究表明,淋球菌通过多种黏附素黏附于非纤毛上皮细胞,通过一种涉及肌动生蛋白微丝和微管的内在化作用(internalization)进入上皮细胞,经穿胞(transcytosis)和胞吐(exocytosis)通过基底层进入上皮下层,淋球菌通常定居上皮下层,诱发炎症反应,偶尔细菌进入血流引起播散性感染,在感染及传播过程中淋球菌需适应宿主环境,逃避宿主的防御机能,淋球菌适应及免疫逃避的机制包括表面成分的抗原变异,利用宿主成分,以及抵抗不利环境及吞噬细胞的攻击。

淋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

1.菌毛 具有相和抗原变异的能力,菌毛参与淋球菌的黏附及侵入,并为宿主免疫防御的靶目标。

2.孔蛋白(PorB) 在淋球菌侵入,细胞内存活,血清抗性及抗生素敏感性中具重要作用。

3.不透明蛋白(Opa) 介导对几种不同真核细胞的黏附与侵入。

4.Rmp蛋白 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其抗体可阻断正常及免疫血清对淋球菌的杀伤作用,在播散性淋球菌感染中具重要意义,Rmp还参与淋球菌侵入上皮细胞。

5.脂寡糖(Los) 除参与各种生理性膜功能外,影响细菌的黏附与侵入,诱导炎症反应以及抵抗宿土的防御。

6.IgAl蛋白酶 淋球菌分泌的一种细菌外肽链内切酶,以人血清型及分泌型IgAl为底物,最近研究表明,IgA2蛋白酶对淋球菌在细胞内存活上十分重要。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