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卵巢浆液性肿瘤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卵巢浆液性肿瘤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卵巢浆液性肿瘤病因

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30%):

由于其表现为单房薄壁的囊肿,常被称为单纯性囊肿(simple cyst),肿瘤外表光滑,壁薄,大小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切面为单个囊腔,内壁光滑,有时也可见到扁平散在的钝圆乳头,囊腔内液体透明,淡黄色,浆液性,偶有黏稠的黏液性物质,上皮为单层立方形或柱形,常含有少量输卵管型上皮。

多房浆液性囊腺瘤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25%):

囊腔因纤维组织被分隔为多房,表面可呈结节状,大小和质地取决于囊的大小和囊液的张力,一般包膜略厚,呈灰白色,光滑;房内可见乳头状生长,乳头可呈内生型,外生型或内外型均有,上皮大部分为输卵管型,细胞排列整齐,大小一致,无核分裂象(图1),肿瘤间质和乳头间有时可见到砂粒体。

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15%):

较少见,特点是乳头全呈外生型,大小不等,镜下则可见卵巢间质或纤维组织,表面覆盖单层立方形或低柱状上皮,部分细胞有纤毛,这类肿瘤虽属良性,但上皮细胞可脱落,种植于腹膜或盆腔器官表面,甚至出现腹水,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纤维囊腺瘤和腺纤维瘤(10%):

来自卵巢生发上皮及其间质,腺纤维瘤以纤维间质为主,多为实性,有少量散在小囊腔;囊腺纤维瘤以实质占一半或大部,其余为较大的囊腔,两者均为良性,平均9cm大小,一般为单侧性,间质内偶见成群的多边形大细胞,为黄素化的卵泡膜细胞,囊性腺腔则覆盖单层立方形上皮或柱形上皮。

交界性浆液性肿瘤(20%):

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相似,但有较多乳头状突起,体积较大,双侧发生机会比良性多。

镜下观察:

①上皮增生不超过3层,也可增生呈簇状,常有乳头形成,乳头分支较少,表面上皮也不超过3层。

②细胞核异型,染色较深,但限于中度范围以下。

③核分裂象较少,1个高倍视野内不多于1个。

④间质无浸润(图2)。

(3)浆液性癌:

①浆液性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及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浆液性腺癌为米勒管型上皮的恶性肿瘤,其癌细胞常以形成囊腔和乳头为特征,但或多或少仍保留原来的组织形态,有的肿瘤形成大且不规则的小囊腔,有时上皮突入腔内形成上皮簇或乳头的倾向(图3)。

组织分级:

A.高分化(Ⅰ级):上皮增生4层以上,异型性明显,大部分有乳头,乳头分支极细,乳头的上皮间变明显,有时上皮增生堆积,复制成大量新的小腺体,在乳头或间质内可见砂粒体。

B.中分化(Ⅱ级):有乳头状结构,但形态怪异,呈手指状或簇状,部分区域为腺管状或筛状,小部分为实质性细胞团,细胞异型性大,分化差,分裂象多。

C.低分化(Ⅲ级):乳头状结构消失,肿瘤细胞呈实质性片状或团块状,即实质性腺癌,细胞异型性大,分裂象多,间质极少。

②恶性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与良性腺纤维瘤的外观无区别,镜下可见上皮成分恶性,核分裂活跃,或有不规则大小的囊腔,或呈实性瘤等。

2.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直接蔓延扩散的机会较多,如腹膜,腹腔壁腹膜及腹腔脏器的腹膜,包括横膈,大网膜,小肠,直肠,子宫直肠窝,结肠,膀胱转折腹膜,以及输卵管和子宫的浆膜层等,约有2/3的患者合并有腹水,因而引起的症状已如前述,有的患者可以无任何不适,仅仅感觉腹部腹围增大,有无合并腹水与预后非常相关,近期报道Ⅲ及Ⅳ期卵巢癌无腹水的5年生存率较有腹水者可高出5倍,腹水的形成与淋巴管阻塞(主要是右侧横膈淋巴管),腹膜受刺激,以及腹腔内液体流动不平衡等有关,癌细胞不仅可随液体流动而种植,而且腹壁穿刺放腹水的部位可出现穿刺部位癌瘤生长,形成皮下小结节或团块,有的患者因腹水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在穿刺部位发生癌种植包块尚未能引起警惕。

(2)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以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发生率最高,较黏液性癌高,病理分级似影响不大,而临床分期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即属ⅢC期,盆腔淋巴结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率相似,Petru曾进行37例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仅一例临床可触及,其中32例为Ⅲ及Ⅳ期,Ⅲ期阳性率12%,Ⅳ期57%。

(3)血行扩散:血行扩散过去认为肺及肝实质转移不多,但近期报道也非罕见,甚至手术,化疗至一定时间也有又出现转移者,1995年Geisler报道脑转移的发生率为3.3%,阴道转移发生较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曾收治过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由外院转来时已行子宫及附件切除,入院后发现阴道断端有菜花状组织,病理证实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转移,也有可能系手术时癌细胞脱落种植形成。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