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1.活动型(活动期) 囊肿与骨骺线接近,距离小于0.5cm,年龄在10岁以下。
活动型骨囊肿说明病变正处在不断发展,膨胀的过程中,任何方法治疗,都易复发,手术后病灶复发率很高,约50%,Makley指出10岁以下,X线表现活动期骨囊肿病人,经外科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达88%,Oppenhem和Galleo指出此期手术的并发症主要为生长障碍等,发生率达17%,Shiudell等测定活动期囊液的前列腺素E2水平明显升高,说明囊内液体在使囊腔存在中通过破骨细胞活化因子的刺激起一定的作用。
2.潜伏型(静止期) 囊肿距离骺线较远,距离大于0.5cm,年龄10岁以上。
潜伏型骨囊肿,病变很少有进展趋向,病变可远离骺线在干骺端中部或骨干部位,囊肿多呈单房,有时为多房,此期治疗后的复发率较低,Neer对比了肱骨上端67例活动型和28例潜伏型骨囊肿的复发率,相差并不明显。
累及骨骺的骨囊肿很少见,病变跨于骨骺及干骺端间,膨胀性改变轻,发展慢,发病年龄较大,多见于肱骨近端及股骨近端,治疗后对关节功能影响不大,穿过生长板的骨囊肿可发生生长障碍,造成各种畸形,如内翻,成角,短肢畸形等。
本症的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和病理活检,典型的骨囊肿诊断并不困难,儿童期突然发生病理性骨折,并有“落叶征”可确诊,X线检查,某长骨(肱骨上端,股骨上端)在骨骺线的偏一侧,位于干骺端的中央,有一梭形膨胀的透明阴影,其边缘由变薄的骨皮质完整的包绕,界线清楚,腔内可有不规则的骨嵴间隔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动脉瘤性骨囊肿 单发性骨囊肿是中心性膨胀,瘤性骨囊肿系偏心性扩张,骨囊肿发生骨折后,囊内含血性液体或血凝块,每使二者的肉眼病理混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在成年发病,血钙增高可资鉴别。
2.单骨性纤维异样增殖 单骨性纤维异样增殖和单发骨囊肿的影像类似,纤维异样增殖的纤维骨性病变所显示的毛玻璃样影像内有纤细的小梁,放大后尤甚,另外,纤维异样增殖的病变多呈偏心性扩张。
3.巨细胞瘤 单发骨囊肿不应与巨细胞瘤混淆,巨细胞瘤多发生在成人,几乎都是侵犯骺部,其肿瘤细胞系典型的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的间质细胞并散有多核巨细胞,骨囊肿虽能看到巨细胞,但看不到间质细胞。
4.嗜伊红肉芽肿 临床表现有疼痛,病变部位多近骨干的中部,大小不如骨囊肿大,新生骨每超出病变区,组织学检查可见嗜伊红白细胞。
5.内生软骨瘤 虽呈囊状,但好发于短管状骨的骨干,软骨瘤内常有点状钙化灶,个别病例不能单靠X线照片而需组织学检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