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1、起病较慢,病势较缓,病程较长。有脾胃长期运化不良,或进食不足等导致营气亏少、耗损过多的病史及病候存在。
2、以水肿为主症,呈凹陷性水肿,常随体位而改变,卧后以颜面部肿为著,白天则以下肢肿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及胸水,小便短少。多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觥白,大便稀溏等症。
3、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均明显降低,尤以IgG为显著。蛋白丢失检测: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蛋白质,自静脉注射后测定粪便中排出量,可用131I-白蛋白、131I-PVP、51Cr-白蛋白等,其排出量可明显超过正常。尿比重可降低,尿中无蛋白。
4、小肠粘膜活检:或可见粘膜下淋巴管扩张,内含大量泡沫状噬脂细胞。
5、淋巴管造影:或可见淋巴管异常。
鉴别诊断
1、黄胖病:有钩虫感染机会,以善食易饥,疲乏,皮肤萎黄,水肿,大便检查有钩虫卵等为主要表现。
2、心衰:多有心病久治不愈史,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嗽吐痰涎,水肿少尿等为主要表现。
3、鼓胀:多有肝病或蛊虫病史,或长期饮酒,或腹内有?积、痨、癌等病史及体征。以腹胀如鼓,胁下有包块,肤色苍黄,腹皮青筋显露等为主要表现。
4、石水:多有皮水病史,以浮肿反复发作,蛋白尿,血压高,面白等为主要表现。
5、肾水:由多种原因损及肾脏所致,以长期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为主要表现。
6、溢饮:女性为多,身体肥胖,畏冷,乏力等症明显,妇女可有月经紊乱,无明显脾胃运化失常或饮食不足的病史与病候。
7、脾痿:以食少、腹泻、消瘦、疲乏等为突出表现,水肿为或有症。脾水可继发于脾痿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