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老年静脉血栓症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老年静脉血栓症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老年静脉血栓症简介分享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在7天内多为急性期,超过7天者被看做慢性期或者陈旧性血栓。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淤滞性溃疡等。 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1血液高凝状态2..血液流速减慢: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肿瘤和骨科手术患者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静脉壁的损伤。治疗上可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溶栓 静脉溶栓 手术取栓 慢性期患者或者陈旧血栓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如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等。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1-2%

易感人群: 老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皮炎 静脉曲张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心内科

治疗方式: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溶栓 静脉溶栓 手术取栓 慢性期患者或者陈旧血栓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6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温馨提示

避免输入对静脉壁有刺激的溶液,早期拔除静脉插管,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对防止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对有深静脉血栓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