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淤胆型肝炎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淤胆型肝炎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淤胆型肝炎简介分享到

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占黄疸型肝炎的2~8%。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约占病毒性肝炎病人的3%,甲、乙、戊型肝炎均可引起,多发生于急性肝炎发病数周之后。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淤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淤胆型肝炎体征表现是肝脏肿大,胆囊不充盈:由于淤胆使肝肿大,而胆汁排泄不畅使胆囊无胆汁充盈,肝肿大则包膜张力大,故肝区叩痛,胆盐的刺激使皮肤瘙痒。淤胆型肝炎治疗的基本原则与普通肝炎相似,但是以消退黄疸为主要目的。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很低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肝硬化 肝癌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肝病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5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50000元)

温馨提示

积极治疗急性肝炎或是其他肝病。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