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出血性脑卒中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出血性脑卒中简介分享到

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颅内出血,是脑卒中的常见形式。虽然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但是预后差,其死亡率和病残率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受到了重视。 颅内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的10-15%(在亚洲占30%)。最重要的病因是高血压,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而年龄、男性、低胆固醇血症、酗酒、使用违法药物等也是危险因素。脑微小动脉瘤破裂、脑血管淀粉样变性也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磁共振上的微小出血灶可能与脑动脉淀粉样变性有关。 颅内出血的预后,与许多因素有关。年龄大,出血量多,特定部位出血如脑室内出血或脑干出血等,简明神经功能评分低,这些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血肿量大于60毫升,伴有昏迷的颅内出血病人,死亡率高达90%。关于颅内出血的预后还同治疗等因素有关。 颅内出血的治疗,在于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一方面是对因治疗,如口服抗凝剂相关的颅内出血治疗,首先要停用口服抗凝剂。另一方面,对症治疗,如控制血压、控制颅内压、控制血糖、防止再出血和预防并发症等。在理论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可以预防脑组织移位,防止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患病比例:0.023%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褥疮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外科 神经外科

治疗方式: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5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 —— 50000元)

温馨提示

多吃新鲜蔬菜及水产品。如青菜、萝卜、海带、紫菜等。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