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咽后脓肿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咽后脓肿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咽后脓肿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周

治愈率:7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咽后脓肿西医治疗

1.急性咽后脓肿一经确认,应立即切开排脓。病儿取仰卧位,将头、胸部放低,头稍后仰。用直接喉镜、麻醉喉镜或戴维氏开口器暴露咽后壁,在直视下先穿刺抽脓,再用小刀做长约1.5cm的纵行切口、插入血管钳扩开脓腔以畅通引流,同时用抗生素液冲洗脓腔。注意吸引器头置于切口近旁,随时吸净流出的的脓液。术后呼吸困难多随之缓解,如排脓后呼吸困难仍无好转者,可行气管切开术。以后每日撑开切口排脓一次,一般3~5次痊愈。

2.要注意全身支持疗法及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大剂量青霉素静滴。在小儿还可能发生喉痉挛,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险情况。事先一定要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地进行抢救;如气管切开的准备、抢救药品、氧气及吸痰器等。

咽后脓肿中医治疗

1.实证咽后脓肿

(1)外邪侵袭,热毒搏结

【主症】起病急,多发于婴幼儿。痈肿初起,咽痛逐渐加重,吞咽不利,进食时疼痛加剧,患儿常拒食,吐奶或奶汁呛入鼻窍,或睡时鼾声时作,易惊醒,或如口中含物,言语不清。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口咽干燥,咳嗽痰多,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可见咽底粘膜红肿突起,触之稍硬。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利咽消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银花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蒲公英、野菊花、天葵子均为清热解毒之品。风热症状重者,可加用连翘、荆芥、防风以增疏风清热之力,肿甚者可加白芷以消肿止痛。

(2)火热困结,化腐成脓

【主症】咽痛剧烈,痛引耳窍,吞咽困难,痰涎雍盛,或张口困难,或见颌下、颈项肿胀疼痛、或咽喉阻塞,呼吸困难,甚者可出现窒息。伴壮热,头痛,烦躁不安,口干,口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检查可见咽底红肿高突,或突起高处可见脓点,触之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取脓液,颌下可触及臖核。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消痈散结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方中重用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归尾、乳香、没药、赤芍活血散瘀;白芷、防风畅行营卫以疏风散热;天花粉、贝母清热散结以排脓;皂角刺、穿山甲以解毒透络,消肿溃脓;佐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若大便秘结,胃腑热盛者,加栀子、黄芩、黄连等泻火解毒,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以通腑泻下;红肿热盛者,可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以助清热解毒之力;若热入营血,扰乱心神,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或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以清营凉血解毒;若痰涎雍盛,声如拽锯,呼吸困难者,应按急喉风处理,必要时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保证呼吸通畅。

2.虚证咽后脓肿

(1)肺肾阴虚,痨虫侵袭

【主症】多见于成人,其起病缓慢或隐匿,临床症状呈逐渐加剧。咽喉不利,语声不扬,咽干口渴,疼痛较轻,吞咽时疼痛增剧,颈项转动不利,颈外常有痰核肿大突起。伴身体消瘦,咳嗽,咯痰不利,痰中带血,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嫩红,脉细数。检查可见咽底粘膜淡红,正中肿胀隆起,若自行破溃者,可见稀脓溢出,溃口难敛,甚而成痿。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杀虫解毒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百合、麦冬润肺生津;二地、玄参补肾阴清虚热;当归、芍药养血润燥;贝母、桔梗、甘草清肺化痰止咳;加以百部杀虫解毒。若肺阴虚甚者,可加玉竹、沙参、麦冬滋阴润肺;咯血者,可加白芨养血止血;潮热盗汗者,加青蒿、鳖甲以退虚热;脓肿溃破,创口久而不愈者,加黄芪、皂角刺、穿山甲以托里排脓,祛腐生肌。

(2)痨虫耗伤,肺脾气虚

【主症】咽喉不适,阻塞感不显,疼痛轻微,吞咽不利。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晄白,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检查可见咽底粘膜色淡白,咽底正中隆起,脓肿经久不溃。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托里排脓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党参、山药、炒白术益气健脾,固表止汗;茯苓、薏苡仁、莲子肉、白扁豆健脾渗湿止泻;砂仁醒脾和中;桔梗载药上行;炙甘草益气和中;重用黄芪以补气健脾;百部、功劳叶杀虫除痨;辅以穿山甲、皂角刺透络排脓。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