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萎缩性胃炎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

萎缩性胃炎
疾病常识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萎缩性胃炎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萎缩性胃炎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是:三钾二橼络合铋(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灵)100mg,1天3~4次。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对减轻和消除伴同的活动性胃炎有帮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甲硝咪唑、四环素、氟哌酸等。

(4)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消胆胺可络合反流至胃内的胆盐,防止胆汁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方法为每次3~4g,1天3~4 次。硫糖铝可与胆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结合,也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方法为0 5~1g,1天 3次。亦可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每次100mg,每日3次。Stefaniwsky认为胆汁中对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胆汁反流患者胃液中胆汁酸以胆酸和去氧胆酸为主, UDCA仅占1%。服用UDCA,胃液内胆汁酸以UDCA为主(可占43±15%),而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减轻后两者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助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具体应用方法:胃复安5~10mg,每日3次;吗叮啉10mg,1天3次;西沙比利5mg,每日3 次。

(5)加粘膜营养:合欢香叶酯能增加胃粘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胃粘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粘膜作用,剂量为50~60mg,每天分3次服用。也可选用活血素,剂量为每天80~90mg或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6)五肽胃泌素和激素:五肽胃泌素除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还对胃粘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粘膜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疗低酸无酸或有胃体萎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剂量为 50μg,早餐前半小时肌注,每天1次,第三周改为隔日1次,第4周改为每周2次,以后每周1 次,3个月为一疗程。

(7)其他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对于贫血,若为缺铁,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根据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分别给予补充。方法是叶酸5~10mg,每日3次,直至症状和贫血完全消失。

(8)手术治疗: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病人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

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

1、胃阴虚

【主症】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口干口渴,上腹隐痛,食后腹胀,喜食酸物,大便溏泻,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舌质红绛,无苔,舌边尖烂疼,脉象细微。

【治法】清心养胃。

【方药】清心养胃汤(自拟):生地、通草、沙参、玉竹、石斛、寸冬、莲子、乌梅、栀子、扁豆、甘草、竹叶。本方有清心火、养胃阴、生脾津作用,因心火得清,胃阴得复,津液得行,诸证自愈。加减:食欲不振加鸡内金,失眠加合欢皮、夜交藤,腹胀加枳壳,舌有白苔去生地、通草、栀子。

2、气滞血瘀型

【主症】主要表现食后作胀,上腹满闷,嗳气不舒,上腹隐痛和刺痛有灼热感,大便溏薄日二三次,舌质红绛,苔白中心略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养胃。

【方药】疏肝养胃汤(自拟):丹参、降香、川楝子、元胡、北沙参、石斛、扁豆、黄连、莲子、枳壳、沉香、甘草、竹叶。方中丹参、降香活血化瘀,川楝子、元胡、沉香疏肝理气止疼,扁豆、莲子、甘草健脾止泻,沙参、石斛、黄连清热养胃阴,肝气疏畅,气行血行,胃气得降,胃阴得复,脾津得升。

3、湿盛困脾型

【主症】脘腹闷胀,时有隐痛,嗳气纳呆,口淡不渴,大便溏泻,舌质红,苔白滑,脉沉滑。

【治法】淡渗利湿,芳香化浊。

【方药】白蔻、薏米、白术、云苓、厚朴、扁豆、滑石、藿香、佩兰、陈皮、甘草、竹叶。加减:腹胀甚加腹皮,寒甚加肉桂,附子,疼加木香,砂仁。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一对一极速问医生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