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暂性窦性停搏与重度而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的鉴别
有时两者不易鉴别,重度而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其慢相P-P间期可显著延长,少数情况下,可大于两个短P-P间期之和,类似窦性停搏,然而窦性心律不齐时P-P间期的变化是逐渐的,P-P间期呈逐渐缩短又逐渐延长的周期变化,并且慢相的P-P间期不是快相P-P间期的整倍数,表现为P-P间期长短不一。
2.短暂窦性停搏与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和未下传的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的鉴别:
(1)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的特点有:
①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常重叠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使T波形态变化,应仔细找出,这是诊断的关键,可用加大电压或走纸速度增快的方法使P′波显露。
②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是不完全的:一般小于2个窦性心律P-P间期之和。
③多个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产生的长P-P间期相等或大致相等。
(2)未下传的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的特点有:
①逆行P′波常重叠于前一心搏之T波上,可使T波形态发生变化,故应仔细查找。
②未下传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所引起的长P-P间期在心电图上互相之间应相等或大致相等。
3.短暂性或较久性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的鉴别
窦房阻滞是指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部份或全部不能到达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停搏,短暂的窦房阻滞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高血钾症,洋地黄或奎尼丁类药物作用以及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慢性窦房阻滞的病因常不明,多见于老年人,基本病变可能为特发性窦房结退行性变,其它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和心肌病,窦房阻滞按其阻滞程度可分第一度,第二度和第三度,但只有第二度窦房阻滞才能从心电图上作出诊断,心电图表现为P波之间出现长间歇,是基本P-P间期的倍数,窦性停搏则没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可据此进行鉴别诊断,有些病例可见文氏(Wenckebach)现象,与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文氏现象相似,但表现为P-P间期而不是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长间歇,窦房阻滞后可出现结性逸搏,很多病例中,逸搏前的间歇相当长,提示低位起搏点亦同时有机能障碍。
(1)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特点是在长P-P间期之后的P-P间期逐渐缩短,又突然出现长P-P间期,呈“渐短突长”的特点,上述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
(2)二度Ⅱ型甚至高度窦房传导阻滞的特点是无窦性P波的长间期是基本窦性心律P-P间期的整倍数,易于鉴别,但如合并窦性心律不齐,则诊断有一定困难。
4.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与三度(完全性)窦房传导阻滞的鉴别
(1)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很少出现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心律,而三度窦房阻滞可伴有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性心律,其原因是抑制窦房结的病理因素也同时抑制心房起搏。
(2)在持久或永久性窦性停搏前连续描记的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永久性或持久性窦性停搏前,有暂时性窦性停搏的,则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的可能性大;如有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出现,则三度窦房传导阻滞可能性大。
(3)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窦房传导功能无改善为窦性停搏;有改善为三度窦房阻滞,若两者无法区别时,不妨诊断为窦性停搏。
5.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与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心律和室性逸搏心律的鉴别
(1)伴有室房传导的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和室性逸搏心律者,实际上并无窦性停搏,而是房室交接区激动的室房传导引起一系列的窦性节律的顺延而已。
(2)伴有室房逆传阻滞后,仍未见窦性P波出现,则很可能是窦性停搏。
6.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与窦室传导的鉴别
窦室传导即弥漫性完全性心房肌阻滞,窦性激动沿房间束下传至房室交接区和心室肌,产生QRS波,但不能通过丧失了传导性的心房肌传导,故见不到任何P波,有助于这一诊断的要点是:①血钾过高;②有临床上导致血钾过高的病因;③QRS波宽大畸形;④T波尖耸如帐篷样。
7.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与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的鉴别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其频率如低于同例房性逸搏心律或伴有室房传导的房室交接区或室性逸搏心律时,则窦性P波如期出现,与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心律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如同一次或其他几次心电图上曾见到窦性心动过缓的频率稍超过逸搏心律的频率,而呈现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动过缓与逸搏心律形成干扰性脱节时,则有助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然而,由窦性心动过缓转为窦性停搏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