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其临床过程,考虑其发病年龄,再结合下列几点,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1.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常有哺乳障碍史,病变常限于一侧,但亦有两侧乳腺同时受累者。
2.乳头溢液有时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且为惟一体征,可见单孔或多孔溢液,其性质可为浆液性或血性,多个部位压迫乳腺,均能使分泌物自乳头溢出,病变常累及数目较多的乳管,也可占据乳晕的一大半,乳头溢液常为间歇性,时有时无。
3.有时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肿块多位于乳晕深部,边缘不清,早期肿块即与皮肤粘连,甚似乳癌。
4.若肿块已成脓,常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但质地较软有压痛,随病情进展肿大的淋巴结可逐渐消退。
5.因乳腺导管壁及管周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反应,以致导管短缩,牵拉乳头回缩,有时由于局部皮肤水肿,而呈“橘皮样”改变。
6.X线乳腺导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扩张的导管和囊肿,了解其病变范围。
7.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常能抽出脓样物或找到中性白细胞,坏死物及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残核,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有帮助,肿物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而常易与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特别是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相混淆,文献报道本病术前临床误诊率高达67.4%,其中误诊为乳腺癌的占16.5%,因误诊为乳腺癌而误行乳腺根治术者也为数不少,由此可见本病的鉴别诊断的重点应放在乳腺癌上。
1.乳腺癌 其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鉴别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乳腺癌起病缓慢,常在无意中发现乳内肿块,肿块发现之前不伴炎症表现,而乳腺导管扩张症在肿块出现之前,常有局部炎症表现,并由急性转为慢性的过程。
(2)乳腺癌的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内上象限,而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肿块多位于乳晕下,乳腺癌的肿块,常是由小变大不断发展增大的过程,由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肿块,可由肿大变为缩小和反复发作的过程。
(3)乳腺癌的肿块常在晚期才与皮肤粘连,出现“橘皮样”改变和乳头凹陷,而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肿块早期即与皮肤粘连并出现乳头凹陷。
(4)乳腺癌的腋下淋巴结,常随癌症的病程进展而肿大且质硬,彼此粘连融合成团,而乳腺导管扩张症在早期即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且质软,有压痛,随着局部炎症的消散,淋巴结可由大变小甚至消失。
(5)乳腺X线导管造影,在乳腺癌时见导管有增生及破坏,管壁有中断,失去连续性,而乳腺导管扩张症时,则见导管扩张增粗,管壁光滑,完整,延续,无中断及破坏。
(6)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癌常可找到癌细胞,而在乳腺导管扩张症时肿物针吸及乳头溢液涂片,常可找到坏死物,脓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泡沫细胞等。
临床鉴别诊断还有困难时,可行术前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便确诊。
2.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扩张症都有乳头溢液,前者常为血性,浆液血性或浆液性,一般仅累及一支导管,按压乳晕区某一“压液点”时乳头才有溢液,而后者的溢液则多为浆液性,少见血性,浆液血性,常累及多个导管呈多管溢液,按压乳腺几个不同部位均能使乳头溢液,乳腺X线导管造影:导管内乳头状瘤表现为大导管内有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可引起导管不完全阻塞或中断,近侧导管扩张,而乳腺导管扩张症时,常表现为多个大,中导管扩张,少数可呈囊状扩张,扩张的导管常迂曲走行,呈蚯蚓状,根据以上所见,常能鉴别诊断。
3.乳腺结核:乳腺结核在乳腺内可表现为结节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较差,病程较长,常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从瘘管中流出干酪样坏死物,瘘管分泌物涂片,若发现抗酸杆菌可确诊,乳腺导管扩张症在脓肿形成后亦可溃破形成瘘管,从瘘管中流出脓性物,涂片检查有脓细胞坏死物,浆细胞,淋巴细胞,若诊断有困难时,可将肿物切除行病理活检确诊。